【IAS】Guia Lecture Series – Prof. Lam Iok Fong, Agnes: “The Diffusion of Western Influence Eastward or Eastern Influence Westward: Trac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Printing in Macau” (27 August 2024, 3-5 PM) (1 SP & 20.0 CS)

【高研院】東望洋講堂系列 - 林玉鳳教授 : “西風東漸抑或東風西漸——澳門早期印刷史的軌跡” (2024年8月27日, 下午3-5時) (1粒至叻星及20.0個CS)

2024 東望洋講堂——“西風東漸抑或東風西漸——澳門早期印刷史的軌跡

澳門大學高研院(IAS)現誠邀您參與 “澳門大學高研院東望洋公眾學術講堂”(簡稱“東望洋講堂”)系列講座。是次講座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任,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林玉鳳教授主講,主題為“西風東漸抑或東風西漸——澳門早期印刷史的軌跡”。

活動詳情:

  • 主題:西風東漸抑或東風西漸——澳門早期印刷史的軌跡
  • 講者:林玉鳳教授
  • 語言:廣東話
  • 日期:2024827日(星期二)
  • 時間:下午 3時 至 5
  • 參與方式:澳門大學圖書館(E2-G012)
  • 摘要:澳門一直被視為西方近代印刷術等重要技術傳入中國的地方,是西風東漸的重要橋頭堡。可是,天主教耶穌會會士在十六世紀將西方活字印刷術傳入澳門的前後,曾經採用中國傳統的木刻雕版印刷中文傳教刊物以及印有拉丁文的字母表,傳教士利瑪竇曾經比較中西印刷術的差異,並認為印刷中文採用中式印刷術較為恰當。十九世紀初,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後,同樣經歷了先採用中國傳統的木刻雕版印刷術的出版階段,經歷近二十年後,才將西方活字印刷正式應用於中文印刷,在澳門出版了中國史上最早的近代中文期刊——《雜聞篇》。這段澳門早期出版史,顯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是當然的西方技術的植入引致中國的內部改良,而是有漫長的中西相互欣賞,學習與適應,在西風東漸的同時,東風也曾經西漸。

 

關於東望洋講堂

“東望洋講堂”是澳門大學高研院開辦的以“立足澳門、放眼國際學界”的原則,打造的一個跨學科、高品質、具有國際視野的公開的學術講座。東望洋講堂旨在建構環球視角下的澳門敘事,融匯中西文化與藝術,促進跨學科領域的研究,以中華儒學為基石,澳門地區為內涵,多元文化為外延,“立足澳門,融貫中西”,是澳門、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平臺。

標誌寓意

東望洋講堂標誌獨具匠心,意義深遠。東望洋講堂標誌由燈塔、教堂、講堂柱梁三個部分組成。作為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東望洋燈塔代表了澳門於世界的經緯座標,旨在建構環球視角下的澳門敘事。而在燈塔旁的古教堂,融匯了中西文化與藝術,意為促進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講堂柱梁體現了東望洋講堂以中華儒學為基石,澳門地區為內涵,多元文化為外延,寓意“立足澳門,融貫中西”,作為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平臺,開拓視野與疆界的學術願景。

報名連結

我們誠邀各位有有興趣的參與者點擊此處填妥網上報名表。有關高研院更多内容,請訪問高研院網站:https://ias.um.edu.mo/。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隨時與我們聯繫:ias.programme@um.edu.mo
 
**按時出席實體講座的學生可獲取1粒至叻星及20個cs「Knowledge integ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