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笹川杯品書知日本徵文大賽2024”澳大初選獲獎名單公佈及澳大學生於全國大賽獲獎
由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日本科學協會及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聯合舉辦的“笹川杯品書知日本徵文大賽2024"全國大賽日前已正式公佈賽果。澳大初選中,兩篇獲得一等獎的文章,分別是霍嘉儀同學的“人造的个体与荒野—从影视作品看人工智能"及林盈伊同學的“「A.T.力場」下日本老齡化社會的孤獨感—運用AI實現智慧養老的啟發"。這兩篇文章在全國大賽中更獲得二等獎,而澳門大學獲得本年度“最佳組織獎"。
“笹川杯品書知日本徵文大賽” 旨在鼓勵中國大學生通過閱讀各類書籍,撰寫論文、讀後感等體裁的文章,達到相互感知、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目的。每年設有不同的主題,2024年大賽以“AI帶來的共贏思考”為主題,借助閱讀來探索和瞭解兩國在AI技術發展方面的貢獻,進而分析和展望如何通過AI來實現共贏。澳門大學圖書館早前邀請人文學院中文系龔剛教授、馬雲駸博士、日文系鍾以江教授與圖書館吳建中館長等相關人員成立初選評審委員會,從約20篇的初賽徵文中選出2篇優秀文章推薦到全國大賽中去,結果不負眾望,獲取佳績。
以下是澳大初選的獲獎名單:
獎項 |
篇名 |
作者 |
一等 |
「A.T.力場」下日本老齡化社會的孤獨感——運用AI實現智慧養老的啟發 |
林盈伊 |
一等 |
人造的個體與荒野——從影視作品看人工智能 |
霍嘉儀 |
二等 |
AI浪潮下的共贏密碼 |
朱思穎 |
二等 |
以科技之甲,喚回人文主義——觀《新世紀福音戰士》對於AI時代中日兩國合作共贏的啟示 |
楊雅淇 |
二等 |
從實情自然到人情倫理——談“物哀”美學對AI使用原則的啟示 |
趙健宇 |
二等 |
AI藍圖與人類共贏的未來——《阿童木》展示人工智能AI與人類共存的可能性 |
葉玲 |
優良 |
AI驅動下的中日文學互鑒研究展望 |
汪京奧 |
優良 |
AI書寫範式下“主體的幽靈”——讀夏目漱石《我是貓》 |
蔣婷 |
優良 |
AI帶來的共贏思考——從日本內閣文庫藏書《文章一貫》談起 |
謝婉儀 |
優良 |
生成式AI時代的“輕言”危機中人類去向何方?——讀九段理江《東京都同情塔》有感 |
戴若妍 |
優良 |
AI帶來的共贏思考 |
李嘉敏 |